来源:经济参考报
2017-11-01 10:38:11
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显示,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继续全部下降或持平,同比涨幅全部回落。据《经济参考报》报道,调控政策带来的一、二线城市房价拐点首次全面出现。而我国房地产领域租售并举、共有产权、限售等房地产长效机制已经逐渐落地,更清晰的长效机制在加快制定。
网民认为,房价涨幅回落凸显楼市调控成效,房子回归居住属性越来越明显,大中城市房价整体“退烧”反映中央政策掷地有声,未来我国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将更加着重民生,必将迎来健康、持续、稳定的发展格局。
改善民生是未来方向
网民“宋铖”认为,“‘房住不炒’真的说到人们心里去了。话是这么说的,事也是这么做的,以后要坚持,去年到现在一直贯彻这种思想。我们可以看到,房地产已经从过去重市场向重居住发展转变,这跟‘房住不炒、房子回归居住属性’保持了高度一致。我们的努力方向也要随之而变,将更加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本质,让所有人都有房子住才是我们的目标,而不是一味强调房价。”
有网民称,执行一年多的限购限贷等政策起到了作用,成功“堵住”了房价继续上涨。而“疏导”的政策也基本确立,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。在过去的几个月,一线城市已经开始行动起来,在出售土地时要求开发商只租不卖,或者建设共有产权住房。但是,仍需要综合运用金融、土地、财税、投资、立法等手段,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,逐步引导市场回归到一个理性的水平。
网民“黄志龙”分析,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点,整体上需要防止房价过快回落,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方式,以居民收入稳步增长,逐渐消化过高的房价。
网民“杨飞”说:“应该继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,最大限度地满足夹生层的住房需求。”
发展多层次供应体系
网民表示,除了严控楼市投资投机之外,我国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形成,还有待借助市场的力量,发展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。
网民“毛同辉”说:“有必要发展多形式、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,除了买卖交易外,还需加快房屋租赁市场、共有产权住房的发展和建设,同时缩减住房炒作的空间和土壤。”
网民“宋铖”认为,房子总量并不少,总量早就告别短缺时代,但是曾经被炒房者占有资源,让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无法获得。这种现状是要改变的,将来要用市场机制手段使炒房者把多余的房子投入市场。当下调控是在改变资源不平衡、发展不平衡的局面。未来通过财税机制、空置税等约束囤房行为,基本上长效机制就形成了,但是这个过程尚需时间。
网民“朵朵”建议,老百姓的住房观念要有转变。“人人一定要有房住,不见得人人都必须买房住。这样的观念如果能够深入人心,房子的问题会变得简单一些。”
也有网民称,加快长效机制建设对促进住房回归居住属性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。在此过程中,住房租赁、共有产权住房都是长效机制探索中的重要部分。同时,应充分考虑政策、措施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,如在土地供应方面,应合理增加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住宅用地供应,这可以有效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预期、并有助于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。此外,在税收、金融及市场价格等多个方面也都应该进行通盘考虑与安排。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 )、拨打新闻热线0531-66661234或96678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-81695052,诚邀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的合作伙伴。
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